文‧陳泰倫
 

 如果您喜歡種花、種樹,曾經自己栽種或看別人種植,您應該會很清楚一件事:現在的型體跟未來的樣貌是差很多的。尤其是看著它從一粒種子開始栽植,或從一株幼苗開始呵護時體會更深。要讓一棵樹木、花果長大成熟,我們需要提供的是環境、養分,而不是它所結的果子成分。

 前陣子的梨子、柿子好甜、好脆、好好吃,可是你卻不能給它脆果子、糖來當作脆與甜的養分;西瓜水分多,又紅又甜,但是你不能給它大量的水跟紅色素,水給多了反而會不甜;屏東黑珍珠蓮霧超級好吃,可是好吃、多結果子的原因竟然是給它惡劣的環境,甚至栽種於海岸鹽分多的地方。

 大自然真是奇妙!環境已經給了我們很多教育的核心意涵。孩子的成長跟花草樹木是很像的,水果成熟以後的甜不是因為我們給它糖;西瓜的多汁不是因為我們給它大量水分;健美先生的肌肉也不是因為吃肉就會有的。孩子未來的智慧與能力不是因為我們現在給他填塞大量的知識內容,而是要提供他未來所需要的元素、態度、習慣、方法論來供他 轉換成型

 揠苗助長的歷史故事大家很清楚,它是沒有實質功效,反而會有反效果的。如果清楚學習目的真實了解孩子的特質,也明白未來趨勢發展的軌跡,我們就不會一昧的用短視的眼光來培養孩子現在(短期)的技術與能力。網路、報紙上有很多「職場技能培訓計畫」的補習訓練課程-部落格製作、文書資料班、MOS微軟國際認證班、資料庫設計Access、MySQL資料庫、java Scrip語法……。現在學了,再經過10~20年後還有用嗎?跟得上時代趨勢與軟硬體的進步嗎?就好像以前學過「Lotus-123」軟體的人,現在公司會覺得他很有能力、很想聘用他嗎?答案很清楚的…….NO!落伍了!

 教育與訓練最大的不同,是在「使用該能力的時間點」上。馬上就要使用的技能,藉由短期訓練是很有用的;但若想要變成以後能立即反應或是成為一輩子習慣特質的養成,就需要長期教育的薰陶與塑型。它可能5年、10年、20年後才會嶄露頭角、出類拔萃。

 孩子在學校教育的成果,大多不是立即需要使用的技能,而是攸關他20歲以後(還要10~15年)出社會所需要的基礎。老師與父母親絕對要清楚的認清這概念,不要為了短期的看見成效,卻犧牲了孩子的未來。

 孩子最需要的是能幫助他們在未來世界有較好生存機會的好教育,而不是只看現在表現的短期技能訓練。KMI精神提供孩子未來長期需要的核心能力-自主學習習慣與解決問題方法論。請落實活用與貫徹全校。

(其它Tellen老師文章請參閱 www.mi-kmi.com 網站之教育專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