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‧陳泰倫
 

 這幾個月因為全省巡迴演講,因而跟很多地方的老師產生很多很棒的共鳴與交流,讓我受益匪淺。

 有一位台中縣的老師告訴我,每次他只要聽到、看到安親班老師在教室裡面管教孩子的大聲嘶喊,他的心理就好痛--「這是我要的學習環境嗎?」「我想要給孩子這樣的教學方法嗎?」。很多老師,常常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拔河,總是很難平衡。另一位主任跟我說:「鄉下的家長就是只在意成績,我們很難去改變他們!」我心裡很難過的跟主任說:「你真的只想配合家長嗎?若不是的話,勿以善小而不為!」

 這一波的經濟大風暴,剛好是台灣教育轉型的大好機會。當竹科、南科……都一片縮編裁員之際,我們教育工作者剛好可以趁機思考一個問題--「我到底要幫孩子什麼?」「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」,近來報紙上常可看見減薪、做二休三、國立大學搶2~3萬的工作、碩士失業、不敢畢業繼續升學。此時老師應該站出來呼籲大家--「找回教育愛!」真正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專業基礎紮實、態度正確、品格良善、有愛心、富有創意、能幫助這個社會變更好的人。

 裁員,並不會管你學校成績;減薪,也不會考慮大學讀哪一所,重點是--實力與價值。老師在這個時候,更應該把教育的理想面多端一些出來,因為均衡的教育理想與目標,才能讓孩子有能力自己面對未來的任何大風大浪。一味的注重成績,只管考上特定科系,進入特定賺錢快速的公司,這個公式已經破滅了!卸下吧,老師們的包袱!趁這個機會重新調整自己學校、補習班的核心目標理念,再一次地讓家長清楚孩子的未來是在20年後。均衡、整合、多元化的發展,才能讓孩子的未來充滿希望。

 我工作已經16年了,在同一家公司。許多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,但是事實上在這16年中,我一直在學習與成長,透過公司提供的機會,主管的教導,已經做超過10種不同的事情。態度與努力真的是關鍵!老師與父母如何在幼兒、小學階段,培養好孩子的學習態度、面對事情的態度,願意一步一步踏實的努力前進是非常重要的。

 在許多KMI與PMI的研習與親子講座中,我不斷地提醒大家,我們是透過一個系統化的教具操作課程(KMI / PMI)來幫助孩子培養學習態度與按步就班、循序漸進的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的習慣。學習需要工具與方法,當我們清楚教育的目的,找到適當的工具與正確的學習、教學方法後,我們就能協助孩子進步到較符合理想的未來世界。

 卸下吧!只重成績的包袱!台灣的教育需要更寬廣的多元發展。讓我們成為台灣20年後在世界能發光發熱的最重要推手。一起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