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‧陳泰倫
 

 「老師,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不聽話?」「我不敢結婚,怕跟我爸媽一樣!」「為什麼現在的學生愈來愈被動?」「為什麼員工總是搞不清楚問題?」……這些每天發生在生活周間的問題,答案都是同一個--「沒有愛」或「缺乏愛」。

 很多父母拿著問題,拼命責備孩子;有些男女朋友死抱著問題,苦毒自己同時不原諒對方;許多公司責罵、減薪、裁員,員工還是沒有積極動力,問題都是出現在「忘了起初的愛!」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希望孩子未來好,要孩子讀書也是為了未來好,但是當孩子以為父母的目的只有分數時,孩子就反彈了,若此時父母只一味的責罵,常常就會引起兩代抗爭。

 男女朋友、夫妻相處,其實起初的愛都很甜蜜濃厚。但是時日一久,衝突、傷害事件可能產生,此時若只定睛看著痛點,是最難復原的。當我們把兩人相處的美好與甜蜜加總起來,也把衝突傷害加起來,美好應該是傷害的幾百、幾千倍。但是人總是突顯自己不要的,忘記起初甜美的愛,於是裂痕就愈來愈大。

 忘了起初的愛,父母對孩子就開始責罵多於讚美;忘了起初的愛,考試扣5分就抵不過拿到95分;忘了起初的愛,老師就以為孩子聽過就應該要會,老師教過就應該要100分。卻忘了孩子是不同的人,他可能不懂、他可能誤會、他可能矛盾、他也可能生病。愛一個孩子,要從了解開始;愛一個人,也是要從了解開始,而不是只要自己要的部份。

 學生不專注,若不是生理因素,就多是心理因素。通常是「不想」「不願意」的心理抗拒佔大多數,所以老師與父母親在孩子身上,要給夠多的愛與方法,才有辦法適度的推擠孩子上去。

 「學習的吸引力」是父母與老師要多花些心思的,一般孩子有三種學習的類型--「偏視覺型」「偏聽覺型」「偏操作型」。每個人都有視覺、聽覺、操作三種學習傾向,分配比重不同,並不是只有一種模式。所以父母與老師在輔助方法上,要多運用不同的媒介與刺激,不要只是一直叫孩子讀書、背起來。有時候用文字、有時圖像、有時用聽的、有時用操作的,多元化的學習刺激,才能滿足孩子不同的學習渴望。

 老師要恢復教育的目的愛,父母要恢復對孩子單純的無條件的父母愛、男女要多記得彼此美好的愛,員工要了解工作所能帶給人的價值意義,喚起工作愛。

 「愛,是一切問題的答案!」人若一直停在問題本身是不會有答案的。華碩施崇棠先生說得好:「問題,不是用來責備的,是用來改善的。」所以在不景氣的現在,他對所有的主管給的是鼓勵與支持,而不是責備。當我們發現了孩子的問題、人與人的問題、員工的問題,都是可以來改善的,問題可以變成讓我們未來更好與更進步的踏腳石。

 「愛,是一切問題的答案!」讓我們一起來恢復起初的愛心。因為有你,讓世界變的更美好。一起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