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‧陳泰倫
 

 最近看了一些書,有一本書竟然跟我在演講的內容有許多不謀而合的概念,甚至,部分圖表幾乎 80% 相似,書名是「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」大塊文化出版 Daniel H.Pink 著。

 我們常說教育是預備孩子未來的能力,可是放眼現今台灣的幼兒及小學教育中,父母與老師含莘茹苦的栽培小孩,連哄帶騙、打罵、恩威並進,為的就是要他「現在」的成績好起來。但是幼稚園的孩子現在才 5 歲上下,小學孩子才 10 歲左右,他們的未來卻還要再經過 20 年才會來到,20 年後需要的真的是現在我們所給孩子的嗎?

 大家都說現在是「知識經濟」的時代,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、律師、醫師、會計師、MBA 等,是人人稱羨的高薪階級,坐擁高薪、高報酬,享受快意人生。但是時代的進步實在太快了,「美夢成真」與「惡夢連連」竟然同時來臨!英國公司製作了會自動寫程式的軟體,一秒可以寫超過 400 行程式;美國律師一小時收費美金 180 元(台幣 5400 元),網路私家律師收費美金只要 14.5 元起(台幣 435 元);醫師軟體協助病人自我診斷,得到跟醫生很接近的診斷結果;美國航太工程師月薪 7000 美元(台幣 21 萬),俄國人只要台幣 2 萬元就好;美國會計師月薪 5000 美元(台幣 15 萬元),菲律賓人只要 300 美元(台幣 9000 元)……。

 當部分的人美夢成真之後,更多人也想進入,因此,新興國家就把許多工作稀釋了,高薪也就高不起來了。美國已經面臨到這種衝擊,再過 10 到 20 年台灣也馬上要面對!而那時候,我們的孩子正是 20~30 歲,未來的壓力與能力培養,對很多父母與老師來說是很難想像的。

 

 我們要先想好孩子 20 年後要活在哪個階段,預先準備,孩子在 20~30 歲才能嶄露頭角。台灣現在是在工商時代與資訊時代交界處,孩子 20~30 年後應該要進入最高階層才會活得好,所以父母與老師不能一直只用過去與現代的概念在教育小孩,會擋不住我前面所說的衝擊。所以一句很難過的話是-「只把孩子培養成工程師,可能是害了他!」因為 20 年後一般工程師可能是薪水很低的族群。

 KMI、PMI 一直在強調解決問題、態度、習慣及整合的訓練,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未來的最高級人材,可能不是馬上就看到成績進步,但是卻累積了孩子未來更多的晉升條件。

 
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,您的孩子在裡面嗎?